朱棣的第一次亮相相當給力,在老爸朱元璋那裏留下了良好的口碑,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為,這一仗盡管難度其實並不大,但卻至關重要,影響深遠。他不僅打敗了蒙古人,也打敗了三哥朱棡。
有的人打了一輩子的仗,卻隻能為世界留下一次次的平庸記錄,這是能力問題;有的人頭一回上戰場,就讓對方小兵的冷箭給射死了,什麽都沒有留下,這是運氣因素。一個成功者,能力與運氣缺一不可,都非常重要。
而我們的男一號朱棣,恰恰這兩點都不缺。
朱棣三十歲一戰成名,一炮走紅,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不僅是個出色的將領,更是一個天才的領袖。他的成功,並不在於他收降了北元高官,帶回了不少戰利品,這些都是次要的。
更重要的是,他展現出了對戰爭進程超凡的駕馭能力。
朱棣雖然是第一次獨立帶兵,卻表現得相當老練沉穩。做事有章法,不急不躁。大軍出關,先派出探馬,探聽敵人方位,而不是貿然行動,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影響士氣。
他有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進軍敵營途中遭遇大風雪,很多人打退堂鼓,他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主張,得以出奇製勝。
他明白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道理,知道用武器不能解決的問題,用談判可以解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消滅乃兒不花,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勝利,遠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給父皇留下的印象深刻。
他注重信用,不搞陰謀,在把乃兒不花帶到自己大營招待之時,沒有趁蒙古人群龍無首就搞襲擊(其實這也不是多見不得人的事),這更讓對方能死心塌地投降。
他為人豪爽,不拘小節,因此在軍隊中有很強的認同感,他重視細節,演技逼真,讓蒙古人感激涕零,真心投降,而不像藍玉一樣,硬要把自己的髒衣服往人家身上披。細節決定成敗,朱棣做得相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