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如既往地從亦莊出發,公交又地鐵幾經換乘,一個半小時後終於到達建國門。從地鐵站出來,步行至賽特廣場,就可以坐上公司班車。八點半班車準時出發,一路開往位於望京的單位。
那天,到賽特廣場後時間尚早,於是,就在廣場旁邊的小區華僑村裏轉悠。
六月中旬的華僑村草木掩映,錯落有致;加上小鳥啁啾不斷,讓本已逼仄的小區空間顯得越發雍容貴氣。夜晚一場小雨過後,空氣分外清新,嗅之怡然。
迎麵就看見那棵鬱鬱蔥蔥的合歡樹了。
以前見過這種樹,隻是並不知道它的名字,直到《甄嬛傳》熱播時,才曉得原來它叫“合歡樹”。繞著合歡樹走了兩圈,想到史鐵生的散文《合歡樹》,便屈膝從草坪上撿起幾朵灑落下來的合歡花,拿在鼻子底下仔細聞了聞:嗯,有股淡淡的清香。
走過合歡樹,離發車還有幾分鍾。不想辜負良辰美景,就繼續在小區內來回遊**。路過一排反季盛開的紫色玉蘭,無意間走到一個偏僻角落,三兩株粉色蜀葵赫然見於眼前。
是蜀葵?
真的是蜀葵。雖然僅有三兩株,顯得有點單薄,但依然潔淨、嬌嫩、旺盛,且富有生氣。可是,在華僑村這樣貴氣的小區竟然會有蜀葵!
雖然從小就與蜀葵相伴相隨,但直至三十年後的今天才知道它的學名叫“蜀葵”——在此之前一直叫它“齊葉花”。不過,相較之下,我更喜歡它的別名“一丈紅”,以為這個名字最能體現出它的品性:挺拔,豔麗卻不落俗,自顧自地綻放出一片精彩,有種超脫的自在與隨喜。
蜀葵可謂我生命中頑強無敵之花啊。不過,它有多頑強,就有多卑微。好久沒見,竟然在此邂逅。
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喜歡花草的大大就在家裏的自留地上開辟出一小塊來,栽了不少花。後來,自留地上建起了庭院,花兒就被挪至現在大門前的花園中,並一直生息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