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對野蔬瓜果有一種天然的癡愛。
這種愛好似成長的胎記,走到哪裏都如影隨形,有時可能顯得蠢笨,卻是怎麽脫也脫不掉的。比如,在京城郊外看見野生小蒜,往往喜不自勝,生生要用手刨出來帶回家拌著吃。
以前對自己的這種癡愛不甚理解,總以為是從黃土地帶來的土到骨子裏的卑微。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卻一天比一天開始享受這個“土”的特質了:那是最純的靈性,最灑脫的不羈,也是最好的時光。現在,即便能脫“土”,亦是不想脫了。
在秦安有很多野味。野生動物都是相當稀珍的——就連漫山遍野撒歡的野兔子也是保護動物了——萬不能打來吃,但野蔬瓜果卻很容易尋得。
所有野味中,最喜地軟軟。
地軟軟,學名地達菜,又叫地耳、地木耳、地膜、地衣、地皮菜、地瓜皮、地軟兒、地見皮……從來沒有一種野物能像地軟軟一樣受到人們如此厚愛,連名字都這麽的冗繁,想列舉都列舉不完。
地軟軟生長範圍極廣,幾乎全世界都有。北京,當然也有。
上學時有次去京郊,於一片荒林中的曠地裏發現不少地軟軟。我像看見了奇珍至寶,屈膝就拾!同行的城裏人看著我這個鄉巴佬的癡傻模樣,大笑道:“農村娃就是農村娃,受了不少苦,什麽都看在眼。”猶記當時,我的臉“刷”地一下子緋紅到耳根,站起來揮手便把手中幾朵碩大的地軟軟拋向空中。
現在想起被我拋至空中的那些地軟軟,心疼極了,也終於明白:走過虛偽浮華的青蔥,發現自己本就是農民的底色,看到地軟軟該能心安理得地拾一把——那可是珍寶,可憐城裏人不認識或不肯屈尊撿拾。
地軟軟是上天賜給人間的一道山珍野味,但吃到它卻並不一定要花很多很多的錢,往往,隻需懷著一顆純樸的心,用勤快丈量山川,當虔誠找到了安放的地方,它就會出現在你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