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陳從周說園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教授 李振宇

整整二十年前,在2000年3月,在春雨綿綿時節裏,陳從周先生與世長辭,一代園林大師離開了我們。但是在學術上,他其實並沒有遠去,沒有遠離他鍾愛的園林藝術,沒有遠離同濟大學,也沒有遠離我們這些學生。他的園林思想、治學方法和人生智慧,通過他的著作和文章,始終在影響著我們,激勵著我們。

在這二十年中,上海、南京、北京、杭州等多家不同的出版社編輯出版了許多種陳先生的全集、文集、選集,也有重排的《說園》、《蘇州園林》等名篇。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在過去的二十年裏,曾四次專門組織編寫紀念書籍:2002年學院五十年院慶時,編輯出版了《陳從周紀念文集》;2007年同濟大學百年校慶時,編輯出版了《陳從周畫集》;2014年,又編輯出版了《園林大師陳從周》;2018年紀念陳先生百年誕辰時,編輯出版了《陳從周造園三章》。我曾有幸參加了四次編委會的相關工作,收獲良多。這既是對先生的紀念,也得以經常溫習先生的學術思想,對自己教學、研究和設計創作,對自己的認識世界和自我的方式,都有極大的幫助。

今天,陳先生的小女兒陳馨女士與長江文藝出版社合作,編成《陳從周說園》一書,分為四部分,共40篇。在陳先生數以千計的文章中用心選出幾十篇來,一定是有其深意的。

第一部分是《梓翁說園》,共收入《說園》5篇,這是先生花甲之年最成熟的代表文章,是對中國園林的基本目標、法則和手法的整體論述,是園林界的《人間詞話》。以我粗淺的理解,《說園》五篇重點講了五個要點:造園的目的,是“詩情畫意”;造園的法則,是“因地製宜”;造園的三種基本手法,是“動觀靜觀”“對景借景”“小中見大”。五個要點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聯係成為一個整體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