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事關大地和心靈的文學

第四章 跨域共融、和而不同——麵向“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學潮匯

第一節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戰略的構思與準備

近幾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如火如荼,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風生水起的建設局麵,讓“粵港澳大灣區文學”也呼之欲出。因為大灣區文藝和文學的發展本來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灣區文化和文學的繁榮及融匯創新能力的加強,必將極大地發揮“詩可以群”的作用,充分拉近人心,增進灣區文化融合和民族認同感的加強,同時可以提升粵港澳三地的文化軟實力,對大灣區建設產生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對把粵港澳三地的“9+2”地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宏偉目標的實現具有重大意義。

為了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戰略,廣東省政府也從文化布局的層麵,謀求大灣區文學的共融和共建。在這方麵,粵地官方多次“先試先行”,以文學和文化搭台,多次策劃舉辦文學、學術的盛會。2017年12月,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聯主辦,深圳市作家協會承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在深圳舉行。來自北京、上海、香港、澳門及深圳本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對文學意義上的粵港澳大灣區共同體建構的可能性展開探討,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和深圳文化發展建言獻策。這類高規格的官方活動雖然並沒有直接導致大灣區文學建設的具體措施出台,但這些頗具聲勢的活動卻讓“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這一概念、建立共融共享的大灣區文學共同體的認識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2018年6月,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穆欣欣率團到廣東作協訪問。粵澳雙方的代表都一致追溯粵澳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文化係連,闡述兩地開放性、包容性與創新性的文化特質,提出開展多方位的合作,共同促進兩地的文學交流和文化發展的設想,這促使了粵澳文學的交流合作,有助於營造團結互助、和諧共榮的健康文學生態,開辟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繁榮興盛的新氣象。官方在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學所展開的一係列舉措無疑對大灣區的文學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