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小語: 學習不僅僅是孩子自己的事
不管我們如何強調素質教育,也還是不得不承認,在高考棒的指揮下,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就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接觸到更好的良師益友。
但是,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已經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學習條件,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上不去。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以解答,因為這些家長把學習看作是孩子的事情,而把自己當作了一個旁觀者,這實在是一種很錯誤的認知。
有的家長不服氣,難道要我替孩子學習讀書識字嗎?沒錯,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確實給孩子創造了很多很好的學習條件:為孩子選擇更好的學校,給孩子花高價報各種培訓班,為孩子買一大堆工具書。多數家長做完這些之後,就“高枕無憂”了,以為已經給孩子提供了能提供的一切東西,剩下的,就是孩子自己的問題了。可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隻靠這些物質條件孩子就能好好學習嗎?孩子們真正需要的又是什麽?學習就隻是把孩子放在學校就行了嗎?
事實上,學習不隻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事情。試想,媽媽整天打麻將卻把孩子關進屋裏做功課,爸爸喜歡打遊戲卻讓孩子背單詞,孩子怎麽可能會好好學習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模仿學習的榜樣。如果父母自己不要求自己,而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好好學習,說服力是很低的。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很多家長下班回家後總想好好休息一下,放鬆放鬆,這也可以理解,但別影響孩子學習。比如很多家長都習慣於吃晚飯的時候就催促孩子吃完趕緊做功課,但孩子一打開課本,他們就打開電視開始看熱播劇,或者叫上朋友一起喝酒聊天。這樣一來,客廳裏電視哇哇叫,吃喝玩樂聲音此起彼伏,孩子卻被“困”在屋裏寫作業,他能學得進去嗎?他說不定心裏就會這麽想:“憑什麽爸爸都能看電視跟朋友玩,我卻要在這裏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