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小語: 這是一個成年人都感到迷茫的時代
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想生活在一個好社會,都想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毋庸置疑,一個冷漠、無情、自私、甚至貪婪的社會絕不是好社會。
但是,現在的生活似乎並沒有那麽平靜。食品安全、信息安全、貪汙腐敗、恐怖襲擊等等紛亂景象層出不窮,這讓我們每個關心生存環境的人都有些隱約的擔心。
有人認為,存在即合理,我們不用太過於擔心。這顯然是錯誤的,我想,這都是沒責任之人的敷衍之談。存在的合理性並不代表這些風氣和現象屬於正能量,更不代表它有什麽社會價值。如果我們不提倡一些積極的人生態度,那麽這些不好的社會風氣就會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腐蝕他們的心靈,最終毀掉整整一代或者幾代人,從而把社會的健康形象和主流的價值觀引向歧途。
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作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麵對這些暗流湧動時,我們尚且都做不到百毒不侵,都會在各種海量的信息麵前感到迷失、迷茫和矛盾的話,那些尚處於價值觀形成期的青少年,就更可能徹底喪失自我,迷失在這紙醉金迷的世界裏,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雖然青少年們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裏,可以稍微遠離不良社會風氣的汙染,但是學校也畢竟屬於社會的一部分,通過網絡、社交以及很多渠道,孩子們也有很多條件去接觸社會,在學校一周五天短短的學習時間鞏固的教育成果,也許在周末的短短兩天就被抵消掉了。並且由於知識的滯後性,教師所教課本上的內容和社會現實差距太遠,課本上的知識如果照搬到現實生活中,孩子們可能會被撞得頭破血流,有些老師也因此開始畏手畏腳,感到無所適從。
教師對於學生的管理,更是難上加難。以前對於學生來說,老師就是學校裏的“父母”,有著很高的權威,但到今天,老師的角色變成了服務學生的“保姆”。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使得學生心理超前成熟,教師和家長都很難琢磨他們的心理,很難起到疏通的作用,同時,因為教育理念的改變,老師都是以說服教育為主,而一旦有些老師缺乏這方麵的才能時,或者在教育管理出現失誤、社會媒體和輿論導向又會一麵倒地指責老師們時,就會讓老師們如坐針氈,在行使教育權的時候,也是慎之又慎不能出現任何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