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別和叛逆期的孩子較勁:親子無障礙溝通50招

35 家庭氛圍:要規則還是要民主

Q:

專家你好,我現在和孩子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麵出現了一個分歧:孩子進入高中後,我感到越來越不好教育他了。比如,在他學習的時候,我要他別聽歌,結果他卻和我說聽音樂和寫作業並不矛盾,還給我說了很多的科學道理。孩子父親覺得,這是家庭民主,不應該責怪孩子。可我認為孩子現在隻是半桶水,沒多少本領,卻覺得自己天下第一聰明,如果凡事講民主,隻怕未來會捅婁子。

A:

從這位母親的行文中,我似乎能感受到母親對長大的兒子不聽自己話時,那又惱火又揪心的情緒。的確,作為家長,我們注視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牙牙學語、背著書包上學堂的一幕似乎還浮現在眼前,彈指一揮間,怎麽從聽媽媽話的乖孩子忽然變成滿腦子科學民主的小大人了?

媽媽心態的複雜性我太了解了。畢竟,無論孩子多大、有多崇高的地位和多淵博的學識,在媽媽心中他永遠是個孩子,永遠是個淘氣、做事毛手毛腳的孩子。所以,在媽媽眼裏,做作業這種“正經事”和聽音樂這種“消遣”絕對是存在矛盾的,而正值青春期、學習了最新知識的兒子,自然對這種陳腐的觀念嗤之以鼻,還躍躍欲試地想給媽媽把這個事情說清楚,於是,矛盾產生了。

所有的問題,歸根結底是親子觀的問題,什麽是親子觀呢?它是指家長對子女與自己關係的認識。我們在前麵已經分析過,反映在家庭教育上,最完美的家長模式應該是權威型家長(見第一章第二節),既要講民主,也要講規則。

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討巧、膚淺的中庸主義。因為在目前的社會,太過講究規則或者民主的家庭教育,都有著其明顯的弊端。

太多條條框框的家庭教育行不通,因為規則都是家長定的,也許在當時是正確、英明的,可是也許過一段時間就會不合時宜了,而家長的信息更新一旦沒這麽及時,就嚴重影響孩子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