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尚老師,您好,我是一位 13 歲男孩的媽媽。最近我注意到,我孩子有時候會撒謊,不知道我應該當麵揭穿孩子謊言呢,還是事後再教育比較好?
A:
根據調查,說謊行為在各個年齡階段的人中都有,在人的一生中,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說謊的經曆,終生沒有說過謊話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不過,有的是迫不得已、善意的謊言,而有的則是為了欺騙而存在的信口雌黃。換而言之,就算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說謊造成的危害性卻有天壤之別,而青少年往往沒有權衡這個“度”的能力,所以當我們成年人看到他們小小年紀便麵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起謊言時,我們自然而然會感到擔憂。
孩子的謊言的確讓父母和老師傷透心神卻又感到迷茫,因為現在的社會並不是永遠陽光明媚的,如果讓孩子在“永遠不能說謊,要做誠實的孩子”的框架裏長大,未來當孩子遭遇那些不美好、被碰得頭破血流之時,弄不好他會全盤否定自己以前所受的教育,反而走入歧路。所以,家長們很困惑。
是的,如果謊言次次都能奏效,相信很多人會選擇說謊,但少有不被人拆穿的謊言,當真相大白的那一刻,那麽窮盡一生所建築的“華麗大廈”,必將因為真相的到來而在瞬間倒塌。
所以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要學會甄別孩子嘴裏的謊言,先看看孩子們說謊的類型:
第一種:異想天開類說謊型
與其說這種孩子是在說謊,還不如說是他們想象力很豐富,對想象力豐富的孩子來說,這個五彩的世界實在有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了,他們容易混淆自己想象的世界與現實生活,說出一些與事實不相符的異想天開的話來。
比如,有的孩子會在學校裏給別的同學炫耀,自己家裏有神秘的隱形衣,穿上了就可以隱形;還有的孩子會天真地告訴自己朋友,自己是爸爸媽媽從垃圾桶裏撿回來的,自己爸爸打牌從來都是贏家等等這些話語,雖然不真實,但充滿童趣,是孩子天真爛漫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