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來,楊廣的心裏有這樣一個基本判斷:農民起義不可怕,可怕的是貴族起義。
一般的貴族起義不可怕,可怕的是貴族將軍起義。
因為他們專業啊。
所以楊廣的心裏不能不害怕。
尤其讓他害怕的是楊玄感這個人。
因為,在所有的貴族將軍中,楊玄感的分量是最重的。
楊玄感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開國重臣楊素的兒子。成年後依恩蔭之法他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封楚國公。
禮部尚書楊玄感是個文學中年,他喜歡結交文人。特別是那些名滿天下的文人。但是在楊廣看來,楊玄感卻是用心險惡。
因為楊玄感結交的文人都喜歡非議時政。從楊府裏傳出來的那些指點江山的聲音太過龐雜,以至於隋煬帝楊廣搞不清楚其中哪些是文人的聲音,哪些是楊玄感的聲音。這讓隋煬帝心煩意亂。
心煩意亂之後就是惱羞成怒。因為隋煬帝突然覺得楊家的勢力過大了,而楊素也越來越倚老賣老。隋煬帝決定:要想個法子讓楊家懂得收斂。
但是天意弄人。還沒等隋煬帝想出法子來,楊素就去世了。這讓隋煬帝很不解恨。於是就在楊素去世不久後,隋煬帝在一個半公開場合憤憤地罵道:楊素即使不死,必有一日全家誅滅!
隋煬帝罵得很解氣,但這話傳到重孝在身的楊玄感耳朵裏,卻讓他感到分外心寒。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楊玄感原本也沒有謀反之心,隻是隋煬帝說的這句威脅性很強的話讓他覺察到:反了,可能還可以自救;不反,隻有死路一條。
於是,在跟隨隋煬帝討伐吐穀渾時,楊玄感準備動手了。他想製造混亂然後偷襲隋煬帝的行宮,一舉刺死隋煬帝,回京後他再領頭擁立隋文帝第三子楊俊的兒子秦王楊浩為新帝。
但是,楊玄感的計謀沒有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