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乾隆的惆悵

帶著百萬之師離開高麗的時候,隋煬帝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惆悵。

這是曆史的惆悵。

這是一個人和他深陷其中的時代的惆悵。

當二征高麗的勝利近在眼前之時,曆史卻不給他這個機會了——楊玄感政變讓他下了回師令。

先保住老巢,再圖東山再起。

但隋煬帝實在不能確定他還有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因為他這是趕回去滅火。火滅了,江山還在,也許還可以東山再起,卷土重來未可知;可要是熊熊大火將洛陽燒了個精光,他還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裏。

隋煬帝真切地感受到他深陷其中的時代是一個昏庸的時代。昏庸的是人民,清醒的是他楊廣,受傷的也是他楊廣。而最大的冤屈則在於——他無處話淒涼。

當然這樣的時代不都是悲劇。悲劇的一半是喜劇。這一回的喜劇主角是高麗王高元。大隋軍勝利在望時突然間全部撤走,高元並不知曉發生了什麽事。他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實是:他和他所在的國家又一次死裏逃生了。城牆外灑落一地的土袋子看上去充滿了曆史的玄機,意味深長,無人能解。

高元猜測:大隋這個國家肯定出大事了。否則他們不會這麽驚慌失措。但是,究竟能有怎樣的大事讓百萬大軍掉轉方向呢?高元猜破腦袋也沒有得出答案。

百萬大軍趕回洛陽時,楊玄感的部隊已經把衛玄的部隊打敗了好幾次。

衛玄是大隋朝的刑部尚書,在楊玄感圍攻洛陽時,他帶領幾萬人從關中馳援。

但是他很快就敗下陣來。因為楊玄感太身先士卒了。

事實上這樣的PK還真是不對等:衛玄保的是大隋朝,使命所在,責無旁貸;楊玄感保的是他的身家性命,整個一拚命三郎的態勢。

所以衛玄拚的是力氣,楊玄感拚的是性命,衛玄當然要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