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乾隆的惆悵

天下終於一統了,在一個王者的自尊心和虛榮心被短暫地滿足了之後,嬴政痛苦地發現,麻煩來了。

那些立有戰功、手中握有雄兵的將領們要求封地,並順理成章地成為諸侯王。但他們不明說,而是請丞相王綰為他們代言。王綰對嬴政說,現在的天下太大了,燕、齊、楚等地離我們這個國家的首都是如此的遙遠,設立諸侯王實行有效的屬地管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但李斯立刻反對。李斯告訴嬴政,分封諸侯建立各大小諸侯國,是國家亂之根源。為什麽會有戰國的混亂時代,原因就在於西周以來實行的諸侯封建製。諸侯王的權力大了,國君的權力就萎縮了。殷鑒不遠,大王可要三思啊。李斯建議,實行郡縣製,把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一切權力收歸中央,實行中央集權。大王對這三十六郡實行直接管理。

嬴政聽了這兩人的意見後猶豫不決。他當然明白這兩人都各自代表了其背後的利益階層。立有戰功、手中握有雄兵的將領們與大秦的外腦——大批外籍謀士、官員開始爭利了。這平衡怎麽搞,這國家怎麽領導?傷腦筋啊。

如果傾向前者,誠如李斯所說,殷鑒不遠,各諸侯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勢必要大動幹戈,新一輪戰國紛爭將不可避免;如果傾向後者,那些立有戰功、手中握有雄兵的將領們會不會心存不滿,會不會現在就反戈一擊,自立為王呢?特別是王翦,手上有六十萬大軍啊,要是殺回鹹陽來,那一切都完了。嬴政突然覺得自己不夠謹慎,幾乎把一個國家的軍隊都交給一個陌生人去率領——這是最大的冒險。

最後,嬴政還是采納了李斯的建議,對這個國家實行中央集權。這個曾經的人質事實上並不懼怕冒險。既然天生就是個人質,那就不可能不冒險——隻有冒險才能突圍,隻有冒險才能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