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乾隆的惆悵

有些人注定會鹹魚翻身。

隻要時機成熟。

章惇鹹魚翻身的時機在宋哲宗十八歲的時候成熟了。這一年,宋哲宗驚喜地發現,垂簾聽政了八年的太皇太後與世長辭了,一個屬於他的時代猝不及防地到來。他幾乎沒有做好一點準備,雖然他渴望親政已經好多年。

對於他的父親神宗,宋哲宗從小是當作偶像來崇拜的,他崇拜他的勵精圖治,崇拜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和決心。但是宋哲宗的崇拜在太皇太後那兒被粉碎了。太皇太後垂簾聽政的八年就是粉碎宋哲宗偶像的八年,因此太皇太後一死,宋哲宗就豪邁地認定,一個屬於他的改革時代開始了。他把這個時代稱之為“紹聖”,取“紹述先聖遺業”的意思。

紹聖元年(1094年),宋哲宗做的一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重新召回並重用包括章惇在內的新黨,一時間整個王朝重新充滿“改革啦……改革啦……”的蠢蠢欲動。但是怎麽改革是個問題。人心散了,人心亂了,在這樣的時代,究竟有沒有一種理論來指引大宋往一個正確的方向走?章惇問道於陳鸛。

陳鸛是當時的名士。作為名士,陳鸛與章惇見麵的地點與眾不同,是在一條船上。陳鸛說,先生所問之事可以用這條船來說明白。這船如果左邊超重了,它不容易前行,如果把左邊的貨物都移到右邊,那右邊超重了,它也不容易前行。明白了這個道理,先生主持朝政應該心中有數了。

章惇聽了,長歎一聲:道理我是明白的,但司馬光是要清算的,不消除他的影響,接下來的改革就沒法進行……

陳鸛不解:清算就是徹底否定啊,你真打算將船左邊的貨物都移到右邊嗎?那船就危險了!

章惇解釋道:王安石改革的失敗,是在成效還沒完全出來時就被廢止了,而司馬光趁機作亂,這才是將船左邊的貨物都移到右邊的行為,我們現在隻需要繼續堅持改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