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乾隆的惆悵

徽宗宣和五年,一件大事突然發生。

這件大事雖然發生在金國,卻深刻地影響了宋朝的命運。

原來金國死人了。

金國死人並不可怕,但這一回金國死的不是別人,而是金太祖,當年的那個阿骨打。

舉國國喪。這是金國的非常時期,一些人開始渾水摸魚。比如原遼國降將突然紛紛離開金國前來投奔大宋。

這讓徽宗感覺自己接了個燙手的山芋:接納還是不接納,這是個問題。

一個大問題。

一個關係到宋金兩國邦交的大問題。

甚至是一個關係到大宋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但沒等徽宗想明白,金國軍團已經撲過來了。一夜之間攻占了燕京和太原,其前鋒部隊離大宋首都汴京隻有短短的十天路程。

這下徽宗想明白了:一切都是事先設計好的陰謀,這是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陰謀,那些前來投奔大宋的降將隻是陰謀的組成部分。但是徽宗想明白了也沒用。因為這個時代是實力說話的時代,陰謀是不受譴責的。

徽宗落淚了。他邊落淚邊寫《罪己詔》,同時派了求和使火速前往敵營求和。這大概是藝術家皇帝徽宗當前所能做的唯一一件事了。但是金國的統帥們不置可否。他們看上去意在汴京。

太常少卿李綱這時候站了出來。李綱建議:“隻有今上引咎禪位,才能使天下克濟赴難。”徽宗猶豫不決——說實話這個皇位他真沒坐夠,但是形勢比人強,金國軍團已經渡過黃河,直往汴京而來,如果再賴在這個位置上,怕是到時會死得很慘……

徽宗決定退位,含淚決定退位。當然為了把位退得體麵一些,他還是使用了一點技巧。徽宗在朝堂上一番慷慨激昂後突然做中風狀,半邊身子一軟隨後被幾個宦官抬了出去。一同被抬出去的還有屬於他的那個時代。宋欽宗趙桓閃電登場。北宋王朝就此迎來它的末代皇帝。而這個時候,離公元1126年農曆新年的到來隻有短短六天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