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楚字是這樣寫成的

兩棵樹

一個難言之隱,壓在我的心底,多年了。

從千裏迢迢的北京,回到故鄉赤壁的蓮花塘劉家,總在尋覓什麽。

是家鄉的親人?二叔三叔家的,大姑家的,一直排到七姑、幺姑家的,這些年的聯絡沒有斷線兒,大抵知道各家的狀況。會麵少了,微信卻多了,還建了一個群叫“老劉家”,眾多兄弟姐妹擠在一個頁麵,有時候嘰嘰喳喳熱鬧得不行,有時候沉寂一陣子沒有動靜兒,偶爾冒出來三兩個,聊上個三兩句,或者發三兩個表情。逢年過節,親情滿滿。疫情一重,群裏熱度陡升,像體溫計的汞柱。惦念叮囑關心提醒祝福,都是真真切切、暖暖和和的。尋不尋,覓不覓,親人們都在手機裏待著,好像不急。

是兒時的夥伴、同學,“村裏的小芳”“同桌的你”?從萬古堂小學[1]到赤壁一中,從本村到鄰村,老屋任家、新屋任家、月亮灣任家、大塘壩任家、老屋鄒家、鴨棚梁家、架橋鄭家、好吃丁家[2]、洞裏澗劉家、茅山張家、古井陳家、高井畈劉家、畈裏杜家、坡裏童家、牌裏間盧家、羊角灣盧家、塘屋灣宋家,程家灣、費家莊、黃家嘴,山旮旯裏,水氹氹邊,都有我兒時的夥伴。一塊打過架、相過罵[3]、操過打[4]、偷過桃兒的,一道放過牛、砍過柴、抽過筍、遊過水的,一同捉過兔、撈過魚、打過蛇、逮過野物的,還有一起講過鬼怪故事、交換過小人書、躺在夏夜的竹**數過星星,一起收聽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節目“今晚八點半”的。尋不尋,覓不覓,彼此記著、打聽著、大概知道,不急於熱乎。山路間田埂上馬路邊,或者某個小酒館裏碰著,一頓親熱之後,東一句西一句長一句短一句地寒暄,到後來便是尬聊了。偶遇心心念念的“小芳”或者“同桌的你”,卻是三分羞澀情似在、時過境遷心已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