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亡友魯迅印象記

二 屈原和魯迅

魯迅在弘文學院時,已經購有不少的日本文書籍,藏在書桌抽屜內,如拜倫的詩,尼采的傳,希臘神話,羅馬神話等等,我看見了這些新書中間,夾著一本線裝的日本印行的《離騷》——這本書,他後來赴仙台學醫,臨行時贈給我了——稍覺得有點奇異。這也是早期印象之一。他曾經對我說過:“《離騷》是一篇自敘和托諷的傑作,《天問》是中國神話和傳說的淵藪。”所以他的《中國文學史》上,關於《離騷》有這樣的話:

其辭述已之始生,以至壯大,迄於將終,雖懷內美,重以修能,正道直行,而罹讒賊。於是放言遐想,稱古帝,懷神山,呼龍虯,思佚女,申紓其心,自明無罪,因以諷諫。次述占於靈氛,問於巫鹹,無不勸其遠遊,毋懷故宇。於是馳神縱意,將翱將翔,而眷懷宗國,終又寧死而不忍去也。

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上,關於《天問》說:

若求之詩歌,則屈原所賦,尤在《天問》中,多見神話與傳說,如“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鯀何所營?禹何所成?康回馮怒,地何故以東南傾?”

“昆侖縣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幾裏?”“鯪魚何所?鬿堆焉處?羿焉彃日?烏焉解羽?”是也。

記得郭沫若先生著《莊子與魯迅》一文,說魯迅熟於《莊子》,就其文章中慣用《莊子》的詞句摘了好多出來,這話是確當的。魯迅又熟於《屈子》,我也仿照就其幾首舊詩中,很粗略地摘一點出來,以見一斑。其中有全首用騷詞,如:

一枝清采妥湘靈,

九畹貞風慰獨醒。

無奈終輸蕭艾密,

卻成遷客播芳馨!

此外,如:

又魯迅采作《彷徨》題詞的是:

朝發軔於蒼梧兮,

夕餘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