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梁山泊裏風雲起 命懸一線絕壁間
李白的楊花落盡子規啼,充斥著對飄零、離別的歎惋。李商隱的春愁春恨,托付了化為望帝冤魂的杜鵑,悲鳴於千秋萬代的時光之上。澹**秋光染亮雕欄,李清照手拿《荀子》,在水閣中怔忡望遠,仿佛將世間一切看淡。
孫玉夫在一旁道:“常聽姑姑說起年輕時候,說起青州、萊州、淄州、建康往事,說每到下雪天,你便和姑爹一起賞梅……”
年過半百的李清照,一雙明媚的眸子略顯疲勞,依然膚若凝脂,麵頰上飄起紅暈:“每到下雪天,我便和明誠飲酒賞梅。明誠折一枝梅花插到我頭上,我便醉了。明誠看看我又看看梅花,他也醉了。梅花看著我們,便也醉了。”
往事早已成了隔世雲煙。山河離亂,物是人非,即便淚如拋灑不盡的黃梅雨,那又如何?臨安的無數個夜晚,她的思鄉之情溯流而上,幽幽飄至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的端午節。
大宋王朝民風彪悍,中原軒轅龍舟大賽在梁山縣境內的梁山泊舉行。這裏水深數丈,水麵遼闊,一望無際,在朦朧晨霧裏如一條沉睡的巨蟒。兩岸擁擠著看熱鬧的人。二十條龍舟分為青紅二色,在岸邊嚴陣以待。賽手、舵手由各地選拔上來,分左右排列,十隊青衣、十隊紅衣,一個個生氣勃勃,臉上掛著夜露,肩上挑著星鬥。
麵容清俊的趙明誠從“汴京隊”前走過,黑緞般的長發在頭頂梳成發髻,束在精美的白玉發冠中,從發冠兩端垂下鵝黃色絲帶,在下顎挽成一個流花結,手中一把金花牡丹折扇,嵌銀線白羅袍被風揚起,無法言喻的期待鼓脹著每個血管,像豁命擁擠著破繭的蠶。
“三少爺,三少爺……來了,來了!到環湖大堤那兒了!”一個著藍綢短襦長褲的童子氣喘籲籲地跑過來,低聲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