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李清照(全二冊)

第十六章 回首鄉關歸路難 脈脈此情同誰訴

午後的陽光穿透書房的雕花窗,在李清照的頭臉上打了一層淡金。她忍著倦意伏案疾書一番,甩甩發困的手腕,甩掉了幾點濃墨。

在一旁侍墨的綠杏忙低頭收拾,回身說道:“夫人,咱們的那些古器、古書,什麽時候才能交給朝廷啊?”

李清照麵現清冷笑意:“有人赴行宮獻珍珠、犀牙、乳香、龍涎、珊瑚、梔子、玻璃,趙構諭令:捐數十萬無用珠玉,何若以其財以養戰士!遂遣之。李綱亦言非服食器用之物,此時不當受之。咱們的這些寶貝,還是不要去受冷遇才好。”

綠杏聽了,憤憤道:“老爺當初拚命積攢的古器,如今送人家都不要啊?”

李清照黯然一歎:“唉,此一時彼一時。明誠若是知曉金石現狀,怕是會在九泉之下痛哭失聲吧。”

綠杏見夫人麵色悲淒,便轉了話題:“連日來,溫州的鄉紳、土豪、名士、雅人,來拜謁者絡繹不絕,求書求畫或求得一字,便覺有了臉麵。在外人看來,正好使夫人打發了時間。殊不知對於夫人來說,恰恰苦不堪言。”

李清照顰眉道:“近日迎來送往,寒暄應酬,陪茶陪聊陪飯,果真耽誤了大量的時間。潛心學問需要孤獨,需要獨立駕馭時間。而世俗之人才需要群樂、喧囂,需要花天酒地。”

綠杏笑道:“奴婢明白夫人,知道夫人的時間金貴。”

李清照低頭望著桌上的手稿道:“自古聖賢皆寂寞。這世上的一切皆有技巧和捷徑,唯獨做學問沒有。想得到常人無法企及的東西,就必須付出多於常人數倍的努力。俗人與聖人之路大相徑庭,故俗人與聖人無法做到靈魂相通。我自認是凡質俗胎,卻一直崇尚聖人,追求聖人的思想境界。”

綠杏接道:“夫人滿可以不過這樣的生活,滿可以喝茶、遊玩、消閑、自在,但夫人卻一定要堅守。夫人的毅力和耐力,奴婢由衷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