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曆代文人多得江山之助。北宋文學家蘇轍說過:“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豪傑交遊,故其文疏宕,頗有奇氣。”清代學者顧亭林也有“行萬裏路,讀萬卷書”的主張。到了詩人黃景仁那裏,就說得更直接也更明確了:“自憐詩少幽燕氣,故向冰天躍馬行。”
同樣,為了開拓詩文境界,全國作協也經常組織一些作家登山臨水,探美采風。這樣,我和詩人C君、小說家S君便結伴上了黃山。
黃山七十二峰,有蓮花、天都、光明頂三大主峰,海拔都在一千八百米以上,其中最著名、最險峻的是天都峰。古人在遊記中曾把它描繪成天上的都市。有的驚讚:“任他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有的形容說,天都突出雲表,如旭陽出海,星月爝火一時無光;又如廟堂朝會,天子升禦,那些平素為兆民所瞻拜的公卿將相,都屏息俯伏。
清代大詩人錢謙益甚至發出過“不上天都死不休”的壯語,足見其傾慕之至,可是,說來遺憾,這種誓言並未兌現。當他看到天都峰壁立如屏,鳥道如線,“無繘受手,無凹受足,樵蘇絕跡,猿鳥悚栗”,就再也沒有勇氣攀登了。但他並不死心,望著層巒疊嶂,戀戀地說:“吾將買山桃源,朝夕浴於湯池,煉形度世。”然後,結伴山靈,複理遊屐,乘飆輪,駕雲車,直抵峰巔一為著登上天都,竟幻想要羽化成仙了。
難道天都峰就真的攀登不得嗎?我們決心闖它一下。
二
清晨起身,冒雨進發。開始時,登山路還比較平緩,小說家悠閑地吐著煙圈,走在前麵。詩人緊緊相隨,聽得見一對二兩裝的“雙溝佳釀”在背篼裏咣啷啷地響著。我照例揣著一本書,此外身無長物。想是為了破除攀山的寂悶吧,詩人扯開了話題:
“你們說,誰是黃山文學的開山祖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