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春寬夢窄

文明的征服

考究曆史上每一個封建王朝,都會把握一個處於核心地位的話題。說到北宋,總也繞不開“重文輕武”“守內虛外”這個屬於戰略性的決策;而論及大明王朝,人們立刻會想到“宦官政治”“權閹肆,禍如林”。那麽,金源王朝的曆史,什麽是核心話題呢?恐怕非“漢化”莫屬了。

這個話題說來就長了。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創建大金國之前,女真族還處於部落聯盟的社會形態。對遼朝用兵之始,本民族尚未形成文字,由於言語不通,又沒有文字可以表達意向,遇事輒以射箭為號。民眾不明歲時節序,沒有紀年知識,見一次草青便算過去一年。即使是上層貴族,也沒有種種歲時活動,不知生日時辰。後來,受漢族風習影響,從皇帝、大臣開始,各自選擇吉日作為生辰,比如,金熙宗選定為七夕,粘罕選定的是元旦。

當時的上京,實際上隻是一個較大村寨聚落。“皇帝寨”之外,還有“太子莊”“國相寨”等,都是植木為柵,十分簡陋。都城外無城郭,內無宮室,四顧茫然,清一色都是茅草覆蓋的土房。居民隨意往來,車馬雜遝而過,自“前朝門”至“後朝門”盡為出人之路,並沒有什麽禁製。北宋使臣馬政等來到這裏,太祖首先安排他們隨駕出獵,歸來後,指令幾個兒郎各具酒肴,款待使者。待朝廷正式宴請時,太祖與大夫人於炕上設兩個金裝交椅,並肩而坐。他對使者解釋說:“我家自上祖留傳,即是如此風俗,不會奢侈;隻住此類房屋,冬暖夏涼,不另修宮殿,免得勞費百姓。請勿見笑。”

根源於原始的自然產生的民主製文化,金朝立國之初,仍然實行軍事民主製。史載:當時,“有事集議,君臣雜坐,議畢同歌合舞,攜手握臂,略無猜忌”。討論問題時,大家圍坐在一起,就著沙地隨畫隨議,討論完畢即全部塗掉。為了廣泛聽取各方麵意見,臣下發表看法時,由地位低、年紀輕者先講,各陳其策,君主最後擇善而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