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我有幸隨著我市優秀校長赴新加坡考察團來到了新加坡。走進學校,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我看到師生們臉上洋溢著自信充實的微笑,到處都能聽到彬彬有禮的問候。八九歲的孩子都懂得規範自己的行為,上下樓梯時,他們會自覺排隊;候課時,他們會整整齊齊地坐在走廊裏;即使在課間加餐時,也聽不到孩子們的喧鬧……真是一群懂禮貌、守規則的師生,這是我對新加坡教育的第一印象。隨著考察的深入,我對新加坡的基礎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有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陽光、開放的辦學理念
考察期間,我們首先參觀了後港中學。一進入校園,我們便受到了師生們的熱情接待。環顧四周,學校的環境讓我們耳目一新:學校四周沒有院牆,沒有大門。這與新加坡是一個嚴格的法治國家有關,也與他們秉承的辦學理念有關一教育應對社會開放。再看教學樓大門口上方,是用英文寫的學校辦學目標——HEALTHYHAPPY(健康、快樂)。我們不由感歎,多麽“陽光”的思想。
我們一一簽字為後港中學留下自己的聯係方式後,被後港中學的老師引進了三樓的接待室。接待室裏布置得雖然簡單,但是很溫馨,桌子都是圓桌,四周牆上掛著一些學生作品。後港中學的十幾個老師早已坐在那裏等著我們到來。
後港中學的校徽是一個歪著頭的小孩子的標誌。該校校長說,這寓意著學生可以有自己的人生觀點。校長還告訴我們,學校教育學生的價值觀是honest,optimistic,unassuming(誠實、樂觀、謙虛)。盧誌文在《新加坡教育考察漫談》一文中說道:“新加坡學校的教育是麵向全球的,不隻是針對本國,到其他國家生存也能行。他們注重培養學生的領袖才能,鍛煉學生未來怎麽做,讓學生有機會跟外麵的人、團體接觸。這樣,學生就能適應世界,適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