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之眼

教育真相都是樸實的

雷夫?艾斯奎斯,美國洛杉磯市霍伯特小學五年級教師,在此我不想論及他的諸多榮譽,也不想人雲亦雲他的偉大。在真正親聽他的報告之前,我已經拜讀了他的專著《56號教室的奇跡》和他在中國北京十一學校的演講,認真學習了各大媒體對他的精神和智慧的解讀。

在大家紛紛讚揚和感歎他的執著、敬業、奉獻之精神和在56號教室裏創造的奇跡時,我卻發現雷夫其實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從他身上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他的真實。教育規律和情懷是不分國界的,我從雷夫身上發現了教育的真相。

教育需要可以真正看到學生的老師,雷夫做到了,而且他在一間教室裏一堅守就是二十年。他表示還要繼續堅守下去,我為他的堅守而感動。在他的教室裏,他用全部的心思,用他想用的時間和機會,去解讀每一個孩子的故事,謹慎地嗬護每一個小小的心靈,他用生命,身體力行地帶給每個孩子溫暖和尊重,他可以說是孩子生命中的天使!他從不抱怨,從不計較,有的隻是熱愛、寬容,是一如既往的追求與努力。他是教育領域裏的聖徒,56號教室是他的教堂。

堅守是為了熱愛。從雷夫與他的學生的故事中,我感受最為深刻的一個關鍵詞就是堅守。他在一間教室裏堅守二十年;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把周末和假日也都無償地奉獻給學生;他不怕失敗,他信仰追尋的過程:這些無疑源於他對教育、對孩子,甚至是對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熱愛。他常懷仁愛之心,認為孩子們需要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創造、奉獻,這個世界需要他的關愛,國家需要他去擔當責任。

管理是為了自主。記得雷夫有不少經典的管理箴言:以團隊形式,讓學生學會合作,才能讓生活更美好,一切活動、學習是為了更多關心自己的生活;我心甘情願做5年級學生的老師,最強大的動力是為了孩子們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遠足活動可以觀察孩子們相互之間或遇到陌生人時如何交流,觀察他們如何在賓館裏保持秩序,如何讓自己的事情條理化,遠足活動是檢驗學生做得怎樣的更好途徑;我希望孩子們友善待人,勤奮學習,這意味著我必須成為他們所見過的最勤奮、最友善的人,而且我必須始終如一。其實,學校之中沒有多少驚天動地的大事,如把地掃幹淨、把操做好、把字寫端正、把書讀好、把人做好等,都是些平淡無奇的教育生活,但是就是這些平淡無奇的生活小事,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內容和運行規律。這就是雷夫身上表現出來的智慧:讓學生是個什麽樣子,我必須首先是個什麽樣子。他獨創的“道德發展六階段”理論(第一階段是“我不想惹麻煩”,第二階段是“我想要獎賞”,第三階段是“我想取悅某人”,第四階段是“我要遵守規則”,第五階段是“我能體貼別人”,第六階段是“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奉行不悖”),旨在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其實它的本質就是管是為了不管,孩子誠實善良的品質讓他們學會了自主管理,學會了自我監控。隻有給學生自由,學生才會創造出精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