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路上的祖先

邊鎮茶峒

像南方普普通通的邊寨山鎮一樣,茶峒也隻是那麽一種:清清的瓦,春天生滿了綠苔;夏天曬得如頁岩般發亮。褐色的木板,豎著就成了牆,裝一對軸心就是門,橫著擺便成了閣樓。風吹雨打,自自然然古色古香,自自然然人們叫它古鎮。

但是,茶峒卻還是有與其他古鎮不一樣的地方。它二溪合一,三條河穀卻分割了三個省份:湘、川、貴。人們可以一足踏三省:那是河中的沙灘地。夏天,光屁股的孩子爬滿了這小沙洲,你分不清他們中哪個是湖南的、哪個是四川或者貴州的。邊城人並不去分辨省份,這與他們的生活並不重要。隻是外來客感到驚奇,總是河這邊走走,河那邊逛逛。其實,河的兩岸都是一樣的,山山長滿了油桐、鬆樹、縱樹和芭茅草,都是大大小小的岩石,一塊青一塊褐,由那萋萋芳草所被覆。坐在南岸聽這河水嘩嘩流,躺在北岸聽這河水嘩嘩流,都同樣的美好動聽。因為山空,因為水秀,這水的聲音就清香撲鼻,由這山飄到那一山,由山麓一級級響到山頭。你就感受到有一條溪水長年流淌在周圍是多麽多麽的好。

一條大木船從南邊的小碼頭駛向北岸的小碼頭。人多時,南邊碼頭的石級上站了一排排人,北邊碼頭的石級上也站了一排排人。更多的時候,兩邊石級上都空****的,隻一兩個人或背著背簍、或叼著旱煙袋、或抱著一頭小豬崽,既不招呼渡工,也不忙著過渡,隻是坐著或站著,拿悠閑的眼神望對岸的船慢慢漂過來。渡工是一個年過半百的男人,有人來了,他就操著一根木條,樣子像擂槌。隻是中間有一道斜口,卡著鋼纜,輕輕地那麽一使勁,船就晃悠悠動起來了。就這麽來來往往,春去秋來,從不間斷。有這邊女子嫁到那一邊,有那邊小夥子來這邊對歌,這一條河,既給兩岸的人帶來不便,也帶來樂趣。劃龍舟是要比一比的,賽歌時是要爭一爭的。你來我往,就有友誼如這水長流;你等我盼,就有情如這山常青。外來客看到這古船,就要來來往往坐上幾次,那貪戀的神態,似乎怕快了滋味都難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