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是對戰爭默默無聞的指導。盡可能地為贏得勝利做好準備是一件困難的工作,戰略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一般無人知曉。隻有在戰鬥中取得了勝利,戰略才能夠顯示出其光彩和榮耀,從而受到讚揚。戰鬥勝利後,勝利者實施的全部追擊活動,基本上是戰術活動。但通過追擊所獲得的勝利效果,則不同於其他效果,屬於戰略的範疇之內。
過去,在一些統帥看來,勝利的概念和勝利的榮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勝利時,他們很少想到真正消滅敵人軍隊的問題。在他們看來,消滅敵人軍隊隻不過是許多戰爭手段中的一個手段而已,從來就不是主要的手段,更談不上是唯一的手段了。一旦敵人把劍垂下,他們便樂於把自己的劍收回鞘中。在他們看來,勝負一旦分曉,戰鬥就可以停止,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繼續流血就是無謂的殘忍。這種錯誤的理論會使人們產生一個觀點:力量都已耗盡,勝利後的軍隊已不可能繼續戰鬥。這是十分錯誤的!因為追擊時自己兵力遭受的損失比對方要小得多。
一、追擊才能使勝利取得巨大的效果
戰鬥勝負決定以後,還不能看作是戰鬥的結束,隨之而來的任務是進行追擊。不進行追擊,任何勝利都不能取得巨大的效果。
所謂追擊,就是對戰敗之敵實施迫近跟蹤打擊,是從敵人放棄戰鬥撤出陣地那一時刻開始的。至於在此以前交戰雙方交替出現的一切前進和後退的運動,都不能算是追擊,而隻是會戰進程本身。在對方放棄戰鬥撤出陣地的瞬間,勝利雖然已經肯定了,但它的規模通常還很小,效果還不大。如果不盡快實施追擊以擴大勝利,勝利就不會在許多方麵提供更積極的利益。在大多數情況下,體現勝利的大量戰利品是通過追擊獲得的。
追擊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交戰雙方軍隊在經過長時間的戰鬥以後,精神和體力都消耗很大,都會感到精疲力竭。即使是勝利者的部隊,也有必要進行整頓,召集失散人員,補充裝備彈藥,等等,也可以說,勝利者自己也處於一種危機狀態。況且,被擊敗的敵軍如果隻是從屬力量,它們就有可能被主力所收容,或者得到強大增援,此時,勝利者就很容易有喪失勝利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勝利者考慮到這種危險,就會立刻停止追擊,至少給追擊規定一個限度。即使勝利者不擔心失敗者會得到增援,但可能發生的不利戰鬥,仍然會減少勝利者的既得利益。此外,統帥指揮的人馬,都需要休息和恢複體力,都要求暫時避免危險和停止活動。統帥本人的精神緊張、身體勞累,其內心活動也會有所削弱。所有這一切,都會導致許多統帥在以優勢兵力取得了勝利以後,在擴大勝利時卻常常遲疑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