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戰中失敗的一方,其軍隊力量必然遭到破壞,而精神力量比物質力量受到的破壞會更大。在新的有利情況出現以前就進行第二次會戰,必將招致徹底失敗,乃至全軍覆沒。這時就應該退卻,等待重新恢複力量均勢。為了盡可能保持自己的精神力量,退卻必須緩慢地進行,必須且戰且退,一旦追擊者在利用他的優勢時超過了限度,就應大膽而勇敢地反擊,這是完全必要的。偉大的統帥和久經戰爭鍛煉的軍隊的退卻,往往像一隻受了傷的獅子退卻一樣。毫無疑問,這是退卻的最好理論。
退卻開始時,必須盡可能地緩慢進行,以不受敵人擺布為原則。要堅持這個原則,就必須同緊追的敵人進行血戰。否則,就會加速自己的退卻,不久就會成為潰退,失敗會更慘。
要用最優秀的部隊組成一支強大的後衛,由最勇敢的將軍率領,在最重要的時刻全軍予以支援,小心謹慎地利用地形,在敵人前衛輕率行動和地形對我有利時設下強有力的埋伏,準備和策劃一係列真正的小規模會戰,這都是貫徹上述原則的手段。
退卻時絕不能分散兵力。因為軍隊在任何一次失敗的會戰中都處於削弱和瓦解的狀態,這時最迫切需要的是集中兵力,並在集中的過程中恢複秩序、勇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