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並沒有在國外認真打過工。她的生活費由父親提供。在西班牙馬德裏念書時,他提供她每月一百美金。二年後,她去了德國柏林,他還是提供每月一百美金。
西班牙的兩年,她並沒有感覺到生活的壓力,那裏的消費便宜,付五十美金的吃住,餘下的五十美金用來看歌劇,聽音樂會等。她很少買衣服,起初因為新鮮,還買了一些西班牙風情的大裙子。她的衣服都是母親或者姐姐寄來的,她在信裏向她們哭窮:“一條褲子要兩千台幣,一件長衣要三千台幣,這種天價,我哪兒穿戴得起。”
去柏林之前,男友約根告訴她:“柏林不像馬德裏。”
約根是在日本人之後成為她的男友的。但是,他們認識也已經很久了。
她其實也說不清楚,是為了讓日本同學死心才和約根談上戀愛的,還是因為約根其實一直梗在她的生活裏,才使得她不能接受其它人的愛意。拒絕了日本同學的求婚之後,她便常與約根一起出入。日本同學很快就從別人那兒聽說,三毛的手又放在一個德國男人的胳膊裏。三毛自己也很苦惱這些謠言,但是,她沒有辦法對付它們。她沒有那樣狹隘的認為中國人隻能與中國人戀愛的觀念,但是,她也沒有開放到可以心安理得地頻繁更換不同國籍的男友。她又委屈又迷惑——是她先被同胞排擠在外,怎麽又能怪她總是與外國人做朋友。
三毛喜歡的人都是認真、拘謹、極具事業心,在某些方麵有她難以企及的優秀。她自己細想起來,也感覺滑稽,她愛過的人,都或多或少可以做她的老師,教她畫,教她文,教她日語,教她西語,教她德語。
約根是德國人,念書很認真。三毛和他開玩笑時說自己是因為喜歡他認真學習的樣子而喜歡上的他。他被三毛取笑也不惱,還告訴她自己的理想是做外交官,而且希望三毛能隨他去德國學習——德國外交官的妻子當然得精通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