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是兵部尚書,二品官員,身穿緋袍,交往的全是中樞大員,談論的也是軍國要事。
他的一言一行,往上可直達皇帝耳目,向下可直接調動士兵,地位舉足輕重,可決明朝敗亡於一時,可決士兵死生之須臾。
他見慣了生死,見慣了成敗,雙手緊握權力要衝,兩眼見識過朝代風雲與雨雪。
葉全城想建一個方便麵廠,想建一個香腸廠,對他來說,隻不過是錦上添花,增磚添瓦之事,還達不到決定明朝軍隊成敗之關鍵。
尤其是,葉全城把廠建在遠離京城中心的西山附近,那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此處荒蕪人煙,貧脊得一逼,也隻有腦袋被門夾的葉全城才會要那塊地。
換作一個正常的京城人,打死也不去那種地方開廠。
守著京城的溫柔富貴鄉,出門就是花天酒地,難道他不香嗎?
楊博對葉全城全無好感,再三問葉全城:“你確定非要在那裏建什麽廠?”
“尚書大人,如假包換。”葉全城說。
“妥了,批準就是。”楊博笑嗬嗬的,居高臨下說,“將來不許後悔喲?”
葉全城笑了笑,不說話了。
楊博說:“涉及工程方麵的事,你去一趟工部,找右侍郎嚴大人問一下接下來的事情。”
葉全城拿著批準蓋章的聖旨,又來到工部,找到右侍郎,原來竟然是嚴嵩的兒子嚴世蕃。
此人也是明朝三才之一,擅長揣摩人心,尤其擅長揣摩皇帝的內心,而且極為精準。
連老邁的嚴嵩有時候做不出決定時,都不得不讓他出麵,他辦的事,說的話,往往非常符合皇帝的原意。
在這方麵,連老奸巨滑的嚴嵩也佩服於他。
不過有一條,他隻有一隻眼睛,另一隻眼睛是瞎的。
他號稱西樓,小名慶兒。
所以,後世文學研究者稱《金丶瓶丶梅》中的西門慶就是以嚴世蕃為原型人物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