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出版,得益於1988年由東京唯物主義研究會發起的《德意誌意識形態》第一篇的讀書會。讀書會最初由七名成員組成,以廣鬆版《德意誌意識形態》的文本作為研讀對象每個月舉行一次。其後又有新的成員加入,於是此書得以問世。
本書出版之前的1990年秋天,讀書會成員在箱根舉行了集中討論會。每位成員報告了自己所寫論文的主要框架,大家一直熱烈地探討直到深夜。另外,作者們根據需要還在其他場合進行了各種相互交流。
本書的內容主要是各位作者以各自的問題意識為出發點,對《德意誌意識形態》中展開的幾個主要問題(當然不是所有的問題)進行的探討,而不是對《德意誌意識形態》的文本所作的注釋。問題的考察方法因人而異,有時候也會出現某個論點在不同作者之間存在微妙差別的情況。應該說,這對於豐富馬克思主義來說是沒有壞處的。同時,作者們都在努力地尋找《德意誌意識形態》在馬克思思想形成史中的位置,大家並不認為《德意誌意識形態》就是一部完成了的著作,而是在探索其中新的可能性。
包括蘇聯在內的東歐“社會主義”體製的解體,使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不斷受到拷問,回到馬克思的思想原點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成了理所當然的工作。如果本書能成為這項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那將是非常榮幸的。
當然,本書還存在很多不充分、不完善的地方,就把它們留給以後的研究吧。希望本書能成為活躍《德意誌意識形態》研究,甚至馬克思研究的助力之一,同時期待各位讀者在學術上對我們提出真摯的意見和批評。
最後,創風社的千田顯史為本書的出版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如果沒有他的堅持和鼓勵,恐怕就沒有本書的問世之日了,在此特別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