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參與到“日本馬克思主義譯叢”的翻譯工作中,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如果按照日語的說法,這應該叫做“一期一會”吧。說起來,我要最先感謝的,是我的同事朱亦一。2011年的一天,他突然對我說,跟我去清華大學轉轉吧。就這樣,我認識了他在清華大學讀博士期間的老師韓立新教授。初次見麵,韓老師給我留下的印象,除了治學嚴謹的日本學者氣質,還有那隻他掛在辦公室書架上象征著哲學的黑色剪紙貓頭鷹。後來我又參加了幾次韓老師組織的日本馬克思主義研討會,我了解到“日本馬克思主義譯叢”的出版情況,韓老師還把“譯叢”中已經出版了的3本著作送給了我。
2011年年底,韓老師把我約到他的辦公室並對我說,他準備把《〈德意誌意識形態〉的世界》交給我翻譯。說實話,當我手裏拿著這本書的時候,心裏還是稍微猶豫了一下。因為這麽重要的工作我擔心自己不能夠勝任。但是我很快就答應了下來,因為韓老師是我想跟著學習的人。韓老師對我說,我相信你能完成這個工作。
要在6個月之內完成所有的翻譯工作,對我來說並不輕鬆。所以我給自己分了工,每天的翻譯量是確定的。如果哪一天因為其他事情耽誤了,那麽第二天就要補回來。最讓我頭疼的,是作者們對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大量引用。而我就要在中文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裏找到相應的地方並標注出來。這對於我來說是個比較大的挑戰,我也常常感歎如果計算機沒有被發明出來,那麽我花在尋找引用出處上的時間恐怕就是個未知數了。
翻譯稿能夠按時完成,我心裏的成就感不言而喻。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由我和王廣合譯,除去第1篇的一部分已經由韓立新教授翻譯並發表了之外,王廣翻譯了第9篇和第10篇,其餘篇章由我翻譯。我要特別感謝韓立新教授對我的信任與幫助,他不僅給了我這個翻譯和學習的機會,還花了大量精力仔細地校對了部分譯稿,沒有他,這本著作的翻譯質量要打折扣了。另外,我還要感謝南京大學的彭曦教授,在我對文中詞句拿捏不準的時候,他給了我無私的指導。我還要感謝日本的創風社和原作者代表岩佐茂教授,感謝他們無償地將該書的翻譯版權轉送給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