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從辯證法、認識論、邏輯學三者相統一的原則來研究辯證思維,認為作為主觀辯證法高級形態的辯證思維,一方麵歸根結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另一方麵又有著自己相對獨立的規律、形式和方法,進行著思維“自己構成自己”的運動。辯證邏輯就是關於理性思維的辯證法的科學。要確切地把握辯證邏輯的特點,必須懂得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以及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的關係。
一、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
就內容而言,可以把唯物辯證法分為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所謂的客觀辯證法是在整個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謂的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不過是在自然界中到處發生作用的、對立中的運動的反映”[1]。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外部世界(自然和社會)運動的一般規律和人類認識活動的一般規律,是既相聯係又相區別的。“這兩個係列的規律在本質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現上是不同的”[2]。
一方麵,外部世界運動的規律和人類思維運動的規律本質上是同一的。客觀辯證法決定主觀辯證法,後者隻是前者的反映;支配著外部世界運動的規律,同樣也貫穿於人的思維活動中。因此,辯證邏輯在研究人的思維時,必須聯係實踐辯證法和客觀辯證法,並以它作為出發點和基礎,否則,就會陷入唯心主義,也無法有效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
另一方麵,外部世界的規律和思維的規律在表現形式上又是不同的。外部世界的規律,通過人的物質運動的、必然性的形式而展開,離開人的認識活動而獨立存在;人的思維的規律,則通過思維活動的、邏輯的形式而展開,同人的自覺的認識活動相聯係。邏輯思維的形式,如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的方法,如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等,雖然以客觀辯證法為基礎,但這些形式和方法本身並不存在於外部世界,而是為人的活動所特有的。外部世界,事物都是具體的,人們在思維過程中必須運用由抽象到具體的方法去把握客觀事物,這一方法也是辯證邏輯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