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和理論及其二者之間的關係問題源遠流長,古希臘的先賢就已經注意並論述了相關問題,如畢達哥拉斯對哲學的界定,亞裏斯多德的三段論就論及作為理論的前提與事實判定之間的邏輯關係。
奈格爾的《科學中的觀察與理論》(Observation and Theory in Science )和A.庫克拉的《理論與觀察的劃界》(The Theory-Observation Distinction )無疑是科學哲學有關觀察和理論之間關係問題的經典之作。
理性主義和經驗論在有關知識的本質、來源、判據等幾個問題上的爭論對後世有深遠影響。但我們更看重當代學者對觀察與理論二分法的超越,如曆史學派,查爾莫斯的總結和建構主義等。
就規範而言,查爾莫斯的幾點梳理可能是我們繼續研究的起點:第一,視覺經驗不決定於視網膜上的映像。第二,理論是觀察陳述的前提。第三,任何觀察陳述都是用某種理論語言構成的,理論提供了觀察語言。第四,理論指導觀察和實驗。第五,歸納主義並未被最終駁倒,觀察對理論的依賴當然是毀壞了歸納主義的科學始於觀察的主張。
根據上述梳理分析,我們認為,在觀察和理論及其二者之間的關係問題上,邏輯經驗主義的觀察-理論二分法並非“拒斥形而上學”的獨創,而是思想史上的理性主義與經驗論長期思想博弈的產物。毋庸置疑,邏輯經驗主義為人類的思想貢獻了觀察與理論二分法的經典形式,這對於深化我們在有關問題的探索上具有不可忽視的思想作用,必將在思想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但是,邏輯經驗主義有關觀察與理論二分法的思想並沒有徹底解決觀察和理論之間的關係問題,而且也未必是諸多方案中最優方案。有關觀察與理論之間關係問題的其他探索,如查爾莫斯和建構論的思考,也都具有不可忽視的思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