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學哲學:基本範疇的曆史考察

第一節 問題與文獻

發現與辯護問題也是邏輯經驗主義的基本範疇之一,邏輯經驗主義對發現與辯護區分也是它最富有思想特色的判據。但問題是,我們是否可以從發現與辯護的劃界就可以斷言邏輯經驗主義沒有曆史?在邏輯經驗主義之前,在人類漫長的思想過程中,是否存在發現與辯護問題的區分?是否還有其他的思想者通過發現與辯護問題的討論並對維也納學派發生了影響?

從文獻看,發現(或發現語境)與辯護(或辯護語境)是科學哲學熱議的一對重要範疇,O.萊曼在他編輯的《科學哲學基本觀念從A到Z》[1][2]中,是這樣定義這對範疇的:“發現語境和辯護語境的劃分是由賴欣巴哈提出的,用以標識科學理論的發現過程和科學理論發現後的評價過程。發現語境屬於心理學而辯護語境才屬於科學哲學。”(Context of discovery vs context of justification:Distinction introduced by Reichenbach to mark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cesses by which scientific theories are invented and the 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rocedures by which they are appraised after they have been formulated.The context of discovery was supposed to belong to psychology while the context of justification was supposed to be the proper domain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Developing philosophical theories of science amounted to devising a rational pattern for science,a pattern in which scientific methodology for theory-testing,explanation and theory-acceptance have a fixed and precise logical form.)

J.史科爾和F.斯坦勒在他們的《重溫發現和辯護:關於語境區分的曆史和哲學審視》[3]堪稱這個領域的經典著述。該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區分發現語境和辯護語境的語境;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對這對範疇進行研究的先驅;第三部分主要介紹研究這對範疇的當代改進及應用。

研究這對範疇的重要文獻還有:S.巴格斯的《賴欣巴哈的相對優先性假定及其對發現語境與辯護語境的區分》[4];J.麥克林的《超越發現與辯護區分》[5];R.費雷塔斯的《究竟誰能擺脫發現語境與辯護語境的區分?》[6];A.蘭森茲的《發現語境和辯護語境究竟留下了什麽?》[7]以及C.考迪格的《發現與辯護》[8],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