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研究

二、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典所在

一提到以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創始人的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實際所是,通常都說它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在黨和政府的有關文件以及領導人的許多言論中也都提到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然而對於究竟什麽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曆來有著不同解釋。例如,黨內的各種機會主義(特別是“左”傾思潮)往往都聲稱擁護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但他們的理論觀點實際上偏離了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因此人們是否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不能由他們是否在字麵上表示讚成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來判斷。與此相關,近些年來在學術討論中有的專家主張在指稱馬克思主義哲學時也可使用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使用的其他一些名稱,例如“新唯物主義”、“唯物辯證法”、“曆史唯物主義”或者說“唯物史觀”、特別是“實踐的唯物主義”。這些名稱本身與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並無原則區別,人們對它們也有不同解釋。因此,最重要的並非使用哪一個名稱,而是如何正確理解馬克思通過實現哲學上的革命變更所建立起來的新哲學的根本意義,這也就是理解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典所在。隻要對上麵這些名稱的解釋適當,能準確地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意義,它們都是可以使用的。

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沒有使用過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概念。這個概念是普列漢諾夫等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者為概括馬克思和恩格斯哲學的基本觀點而提出的。在列寧的《唯批》等著作中這個概念一再得到確認,其後一些蘇聯哲學家又紛紛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做了很多論證,並逐漸形成了一個關於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主要內容的理論框架,它們在馬克思主義隊伍中很是流行,對促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和傳播起過積極的作用。關於這段曆史,黃楠森教授做過非常認真和可信的考證。我個人很是受到他的啟發。不過我還是認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這個概念雖不是斯大林首創,但它獲得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幾乎同義、甚至排他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斯大林以經典作家的權威地位在《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1938)4章2節中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歸結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