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漫步遐思

哲學與文化

哲學是從神話中逐步演變而來的。曆史證明,人類曆史上最早出現的某些洞穴壁畫、神像和雕塑,都是以神話為題材的,這說明人類很早就開始力圖解決生與死、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現實環境與現實環境之外的東西等方麵的問題。當這些問題不是以幻想的神話的形式,而是以概念和範疇的形式出現,就意味著人類跨入了哲學領域。

哲學的真正誕生,在西方是在公元前6世紀從泰勒斯開始的。哲學最早的形態是自然哲學,即探討周圍世界和整個自然界的構成問題。當時的一些人認為,氣、土、火、水或者其中的一種構成世界的本質,而德謨克利特則提出原子和虛空的問題,認為世界是由原子和原子在其中運動的空間構成的。在西方哲學的發展中,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是重要的轉折點,他們把哲學從對自然的研究引向對人、人的自我意識、人的生命和價值、真理和正義、善和美的研究,大大拓展了哲學的內涵。在以後的哲學發展中內容也是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的。

在任何國家,哲學都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的活的靈魂。哲學的水平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發展水平的標誌。曆史證明,比較發展的文化形態都有比較發達的哲學,無論是古代的中國,還是古代的印度、埃及,都是如此。

哲學是以文化為土壤的。哲學的發展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個民族特定時期的哲學水平,總是同它在那個時代的文學、藝術、科學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哲學的價值是雙重的,一種是它的工具性的價值,即為人們提供思維方法;另一種是它的文化價值,它與人的人生素養、文化素養、文化教養、道德修養、思想境界都是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