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

五 社會主義在東方國家首先實現的曆史必然性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必然性首先是在西方發達國家形成的,然而是在東方落後國家首先實現的。造成這一曆史“倒轉”現象的根源仍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是西方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對東方國家衝擊、滲透和影響的結果。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首先是在西方開始它的曆史進程的,但隨著世界曆史的形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便以整個世界為舞台進一步展開其矛盾運動。在這個過程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衝擊、影響、滲透到東方國家,並使東方一些不發達國家產生了同西方發達國家“類似的矛盾”。正如馬克思所說:“由廣泛的國際交往所引起的同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的競爭,就足以使工業比較不發達的國家內產生類似的矛盾。”[65]正是在這種“類似的矛盾”的引導下,較為落後的民族或國家就能夠縮短某一曆史進程或跨越某種社會形態,而直接走向更高級的社會形態。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之所以能夠在俄國、中國等東方國家首先實現,其根源就在此。

20世紀初,俄國麵臨著一個新的時代。從世界曆史的總進程看,資本主義已由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已呈現出激化狀態,其標誌就是經濟危機頻繁發生。同時,資本主義在各國的發展已經呈現出不平衡狀態,資本主義世界體係矛盾四起,這是商品生產在世界市場的背景中發展的必然結果。對時代的深刻分析,使列寧認識到,“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這個絕對規律的存在,必然在資本主義鏈條上形成一個薄弱環節,從而使社會主義革命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國家內獲得勝利。

從俄國國內的狀況看,此時俄國已經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最先進的工業資本主義”和“最落後的土地占有製”同時存在,伏爾加河上的現代輪船的汽笛與纖夫的號子齊鳴,鐵路與羊腸小道並行,蒸汽磨與手推磨並用……俄國既苦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又苦於資本主義的不發展。涅克拉索夫的著名詩句:“俄羅斯母親啊,你貧窮又富饒,你強大又軟弱!”實際上是以藝術形象說明了俄國當時的獨特矛盾。但是,相對於西歐來說,俄國還是一個落後的國家。用列寧的話來說就是,“俄國在許多重要方麵無疑是一個亞洲國家,而且是一個最野蠻的、中世紀式的、丟人地落後的亞洲國家”[66]。同時,俄國已被卷入世界帝國主義的戰爭體係,並受到西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在矛盾的有力衝擊、廣泛滲透和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