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哲學隨感錄

何謂“有機知識分子”[1]

眾所周知,意大利學者葛蘭西在《獄中劄記》中使用過organic intellectual這樣的術語。當然,這個術語也不是葛氏最先使用的術語。葛氏的《獄中劄記》是用意大利語寫成的,而organic intellectual這個術語隻是出現在英譯者翻譯葛氏論著的譯本中。有趣的是,國內不少研究者把organic intellectual這個術語譯為“有機知識分子”,更有趣或更難以理解的是,人們目前仍然以無批判的方式沿用著這樣的譯法,使所謂“有機知識分子”這樣的表達式差不多成了約定俗成的譯法。比如,趙勇在《關於文化研究的曆史考察及其反思》一文中談到葛氏思想的時候寫道:“為獲得這種文化領導權,培養‘有機知識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的任務至關重要,因為隻有通過他們,才能占領大眾的‘常識’和文化領域,也才能奪取資產階級的文化霸權。”[2]

顯然,把organic intellectual這樣的英文表達式譯為“有機知識分子”受到了《獄中劄記》的中譯本的影響。目前,在國內有兩個不同的《獄中劄記》的譯本:一是葆煦的譯本,它是從1959年出版的俄譯本那裏間接譯出的,譯本中出現了“‘有機的’知識界”這樣的譯法[3];二是曹雷雨等人的譯本,它是從倫敦Lawrence And Wishart出版社1971年出版的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譯出的,譯本中也出現了“‘有機的’知識分子”和“‘有機的’知識界”這樣的譯法[4]。

無論如何,把organic intellectual譯為“有機知識分子”或“有機知識界”是不妥的。一方麵,這種譯法不符合葛氏的本意,好像他有意把知識分子劃分為“有機知識分子”和“無機知識分子”似的;另一方麵,這種譯法也沒有考慮到organic這個英語的形容詞在不同語境中的用法和含義。實際上,organic作為形容詞,既可解釋為“有機的”,又可解釋為“有組織的”。一般說來,在organic chemistry的語境下,organic應譯為“有機的”,而organic chemistry則可譯為“有機化學”;而在organic intellectual的語境下,organic應譯為“有組織的”,而organic intellectual則應譯為“有組織的知識分子”或“(被)組織起來的知識分子”,譯為“有機知識分子”顯然是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