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係列:老子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天下有始”,即第一章的“無,名天地之始”。“天下母”,即第一章的“有,名萬物之母”。本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是說“始”就是“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非是說無形之道是有形天地之前的存在,道雖無形但卻實有,有即萬物之母。可見道是無與有的統一,始即母。

何謂“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母,道也;子,萬物也。道生萬物,道作為萬物的本質存在於萬物中,所以人們悟道,即可以認識萬物,這就是“既得其母,以知其子”。人們認識了萬物,也可以通過對具體事物的認識去體悟和守持其中的共同本質——道。

要準確理解“塞其兌,閉其門”,必須把它和前麵的“既知其子,複守其母”聯係起來考察。既認識了萬物(子),如何守道(母)?老子的回答是“塞其兌,閉其門”。兌,是感覺之通道,是欲望之發泄出口,不閉,則會失道。“塞其兌,閉其門”的前提是“既知其子”。對子(萬物)的認識,需通過“以×觀×”,需通過萬物的化生以“觀其複”,然後才能“得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是一個無限的辯證認識過程。“複守其母”,認識並未完成,仍需“知子”,老子對此,缺乏全麵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