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學欣賞

二、散文的特點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表現手法多樣: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麵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麽廣泛,表現手法多麽靈活,無不為更好地表達主題服務。

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選材上應注意材料與中心思想的內在聯係,在結構上借助一定的線索把材料貫穿成一個有機整體,散文中常見的線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義或象征意義的事物為線索;(2)以作品中的“我”來作線索,由於寫的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侃侃而談,自由暢達,使讀者覺得更加真實可信、親切感人。

2.含蓄美

散文的含蓄美是指“抒情從不明說,全憑暗示”,作者不能在作品中直接站出來說明自己的用意,而是盡量用形象來說話,將深廣的思想內容寓於具體的形象之中,同時要留有餘地,做到“有餘不盡”“令人於言外可想”,給讀者留下廣闊的聯想和想象空間。因此,要真正享受到散文的含蓄美,首先應了解散文含蓄美的實現手段。

含蓄不等於晦澀。不明說但仍要說,不直露但仍要露,隻是作者把本意情感作了藝術化地處理,才形成含蓄美。作者將自己的本意情感進行藝術化處理的主要手法有:一是托物言誌、借物言誌;二是寓情於景,景之“神”便是作者的情;三是虛實相生,借設想、想象曲折表達好惡愛憎;四是運用象征等多種修辭手法使真意婉轉而出。因此,理解感受散文的含蓄美,方法大致是:

(1)從形象入手,體物動情。含蓄美在於作者用形象來說話,形象的特征、色彩往往寄托著作者的喜怒哀樂憂思情仇。把握形象最突出的特征,調動生活經驗、情感、積累去體悟寄寓於形象中作者的精神世界,才會引**感共鳴。在這裏,想象和體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