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題
對新聞評論來說,論題是指所要評論的事物或所要論述的問題,也就是確定一篇評論所要評論的對象和論述的範圍。
就新聞評論寫作的過程而言,選題是寫作的構思階段,是新聞評論寫作過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關鍵性程序,直接關係到評論的成敗。選擇和評價一篇新聞評論優劣的最重要的標準是選題是否有針對性和迫切性。
對於論題的選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考慮:
其一,當前的客觀形勢、輿論動向和宣傳任務,以及最近中央發布的重要決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這些不僅是選題的重要來源,而且有助於選題和立論體現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贏得人們的重視。
其二,實際生活中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變革、新矛盾、新風險,以及來自廣大群眾和社會基層的呼聲和要求。這是新聞評論選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三,重要的新聞事件和新聞典型。這是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是結合實際引導輿論、發揮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於評論選題富有新聞性和時代感。
2.立論(即觀點的提出)
新聞評論的立論,是指一篇評論的主要論斷、觀點或結論。它是作者對所提出的論題的主要見解,是貫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統率全文所有觀點和材料的作用。
立論一般也是在構思階段要完成的步驟。一篇好的新聞評論的立論,要做到具有針對性、前瞻性、新穎性與正確性。
立論的針對性,指的是立論能夠針砭時弊,針對不良社會風氣和傾向性矛盾,針對偏頗乃至錯誤思想,運用正麵引導或批評論辯的方式對症下藥,以促使矛盾轉化,幫助人們提高思想認識,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應。
立論有沒有針對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聞評論作品能否產生社會效應,能否促使事物發展的一項首要標準。立論具有針對性,能夠命中鵠的、言當其時,方能引起讀者的反響、共鳴和關注,進而發揮引導輿論的功能;反之,無的放矢,就事論事,隔靴搔癢,乃至無病呻吟,這樣的文字毋寧說是做文字遊戲,隻會浪費讀者時間甚至引發讀者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