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成長的意義[12]
如前所述,父母特殊的社會角色,決定了他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在孩子出生後的養育過程中,父母要與孩子共同成長,這既是新時期對家長的特殊要求,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其意義重大而深遠。
1.父母角色成長的必然需求
父母角色是隨著孩子的降生而自然“榮升”的,但合格的父母卻是在後天與孩子共同成長而成的。從成人學習的角度來說,教養孩子需要父母在生活中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成長。英國教育家斯賓塞強烈呼籲家長需要進行專門的教育,並反複強調千萬不能忽視這個最主要的教育。他強調,要成為父母這一角色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比如,在美國,以家庭為基礎的父母教育計劃得到了充分的重視。美國有47個州開辦了“從出生到3歲”培訓班,專門培養“父母輔導者”,僅密蘇裏州就有8000餘名工作者。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每月對本州每一個家庭進行一個小時的家訪,幫助父母解決育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另外,美國還啟動了一項學齡前兒童家庭指導計劃,簡稱Happy計劃,該計劃直接把培訓帶入家庭,父母每周接受一次專業人員的訪問,每半個月參加一次與社區其他父母的聚會,在共同學習和交流中提高家教水平。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結構和家庭代際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現代社會的家庭類型以核心家庭(包括夫妻家庭)為主。我國目前的家庭結構主要以核心家庭為主,存在著少量的主幹家庭,代際結構多為兩代,三代同堂的在我國城鎮已經很少。這一變化導致年輕的父母從長輩處獲得教養孩子的途徑減少,他們不得不從家庭以外的渠道獲取育兒的知識和經驗。從目前情況看,年輕父母獲得育兒知識經驗的主要途徑有:各種育兒書刊、媒介,教育機構開辦的家長學校,同事、朋友、鄰居的經驗介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