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中的主題牆飾主要是指與科學探究活動相互呼應的牆飾。它隨著學前兒童科學探究活動的展開而展開,隨著學前兒童科學探究活動的發展而發展,與幼兒具有較高的互動性。
1.牆飾主題的範圍以科學領域的關鍵經驗為主,可以是生成的,也可以是預成的。
2.牆飾的內容與科學活動相互呼應,渾然一體,並隨著活動的產生而產生,隨著活動的發展而發展。
3.空間上以主牆麵為主,有時可以有小牆麵的配合。
4.牆飾主題具有發展性和階段性,表現出內在的邏輯聯係,形成一個漸進的係列。
這些聯係可能是橫向的,也可能是縱向的。可能是體現了兒童的學習具有多維度的經驗背景,也可能是體現了立體的由淺入深的層次水平。
5.牆飾是幼兒學習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記錄。記錄的是幼兒重要的階段性學習與活動成果。
6.牆飾的內容和表征形式應有利於幫助幼兒梳理和提升關鍵經驗,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牆飾的內容是在幼兒充分經曆和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是以個人的學習,表達和記錄為基礎的。也可以說,牆飾所展示的常常是全班的集體記錄或小組記錄。
7.走向有價值的收藏方式。在教育活動告一段落之後,教師要帶領和指導幼兒將牆飾上的內容按序列和邏輯聯係裝訂成冊,製成圖書,投放到相應科學發現角、自然角或閱讀角,供幼兒閱讀與分享。
案例:一年四季
“春姐姐讓風捎來紅豔豔的花兒,嫩綠綠的草。夏弟弟送來許多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好玩極了。秋姑姑讓金黃的落葉飄落下來,變做一張張書簽夾進小朋友們的書本裏。這是他們送給小朋友的禮物……”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讀到這篇優美的散文《禮物》,它以送禮物作為線索,為人們勾勒出一年四季不同的明顯特征。它語言優美、情景生動、生活氣息比較濃,散文中每個季節隻點出一或兩個明顯特征,給讀者留出很大回憶、想象空間,能引發人們對一年四季更多不同特征的聯想。我想幼兒聽了一定會引起他們對四季美好的回憶,還能幫助幼兒對四季有個比較完整的認識,因為中、大班兩年對季節特征的觀察為他們奠定了認識四季特征的基礎。於是我決定將這篇散文介紹給我們大班的幼兒,請他們欣賞,並希望通過欣賞後的活動達到梳理、擴展幼兒原有經驗的目的。果然這篇散文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激發了他們表達的願望。當欣賞完詩歌我問道:“春天還給我們帶來什麽禮物?”幼兒爭著說:“春天有好多的嫩芽”“春天還開花”“春天……”他們邊說我邊在黑板上記錄著,說著說著幼兒說不上來了,為了讓幼兒更好、更多的感受到春天帶給我們的“禮物”,我帶他們走出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