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被訪者的數量進行劃分
1.個別訪談
個別訪談是指研究者對每一名被訪者進行一對一的單獨訪談。個別訪談更適用於訪問某個特定的個人;深入了解一些帶有隱私性的情況。研究者和被訪者能進行更多的交流,被訪者更容易感到安全感和受到重視,有利於被訪者真實、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個別訪談是訪談法中應用最多的一種類型。
2.集體訪談
集體訪談是將若幹名(一般不超過10名)的被訪者集中到一起進行訪談。進行集體訪談前,研究者必須明確被訪者的人數。人數多了,訪談難以掌控;人數少了,又達不到預期效果。一般集體訪談人數在5~7人為宜,最多不要超過10人。此外,在選擇被訪者的時候,在依據訪談目的的同時,盡量選擇那些具有代表性、敢於發言、熟悉情況、相互之間有共同語言的被訪者。集體訪談也要求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一般需要事前準備訪談提綱,訪談前需要將調查的目的、內容等信息告知被訪者。
集體訪談不僅包括研究者和被訪者之間的互動,還包括被訪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因此,它所獲得的信息往往比個別訪談要廣泛、全麵得多。同時,由於能夠同時與若幹被訪者進行交流,也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和時間。
但集體訪談也許會產生某個被訪者的從眾行為,有可能會使某個被訪者在研究者和其他被訪者麵前隱瞞自己的真實觀點,使自己的回答接近或者符合多數人的意見,而不表露相反的觀點。所以,研究者要善於觀察,對集體訪談中得到的資料的真實性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二)以研究者對訪談的控製程度進行劃分
1.結構式訪談
結構式訪談也叫標準式訪談。它要求研究者按照事前設計好的訪談提綱向被訪者提問並要求被訪者按一定標準進行回答,或在問卷上設計好問題和與之相對的答案,交由被訪者自由選擇作答(這種形式在心理調查中應用較多)。這種訪談最重要的就是要控製訪談內容,確保話題圍繞大綱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