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麽是語言和言語
1.語言的概念
語言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交際工具,是一種社會上約定俗成的符號係統。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特定的語音、語義、詞匯和語法。“不同人學習和使用一種語言,大家就有了共同的語言。”人要參加某個社會交往活動,首先要學會理解和使用該社會交往圈所需的特定語言,才能順利地與交往對象進行思想交流。因此人們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首先就要學會該地方的通用語言,這是融入該地區生活的必要途徑。幼兒作為新人,自然也要學會他們的母語,才能融入當地的生活。
2.言語的概念
言語是人們在交際活動中運用語言的過程。人們日常進行的交談、講演、作報告等都是言語。言語是一種個體心理現象。人在交際活動中,個體不僅有自己的言語發生,還要感知和理解其他交往對象的言語。因此人際交往成為促進個體言語發展的重要途徑。
3.語言與言語的聯係
言語與語言是密切聯係的,離開語言,人就無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見,也無法進行交際活動;語言也離不開言語,沒有言語,個人無法有效運用語言進行交流,同時也失去其運用語言的意義。
(二)幼兒言語活動的分類
1.外部言語
幼兒在言語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受其思維發展局限性的影響,心理活動必須要借助具體的、可感知的物體才能進行思維。因此幼兒最初言語的發展需要借助有聲語言或書麵語言來維持心理活動過程。根據幼兒言語活動借助的對象的不同,幼兒的外部言語又分為口頭言語和書麵言語兩類。
(1)口頭言語。口頭言語是指一個人憑借自己的發音器官所發出的某種語言聲音,用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言語。它通常以對話和獨白的形式來進行,如兩人或兩人以上的聊天、老師的講座、小朋友講故事等。口頭言語可分為獨白言語和對話言語兩種形式。幼兒主要運用的是口頭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