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前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辦學規模也不斷擴大,“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成了幼師生主要的就業模式。隨著幼師生就業政策的放開,幼師畢業生就業也真正過渡到了市場化模式。
(一)就業形勢
當前,根據國家製定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各地紛紛製定配套的學前教育發展規劃。伴隨著新建、改建、擴建幼兒園數量的大量增加,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師資的嚴重不足。據調查,北京市未來3年需幼兒園專任教師3.6萬人,而目前隻有2.14萬人,缺口1.46萬人。湖南省在園幼兒約142萬人,按規定需配備21.3萬名幼兒教師,目前全省在職幼兒教師總數不到4.8萬人,缺口達16.5萬人。重慶市目前有專業幼師1.6萬餘人,按相關規定幼兒園的師幼比應為1∶15,但由於師資缺乏,全市幼兒園師幼比為1∶38,幼兒教師缺口達上萬人薑乃強.我國幼兒教師缺口大.中國教育報.2011(6,11)。2011年年底,貴州省共有幼兒園2677所(民辦幼兒園1914所),幼兒園專任教師1.8萬人,民辦園專任教師1.06萬人,尚缺幼兒教師3萬餘人。這些數據一方麵說明我國幼師生未來的就業前景可觀;另一方麵也說明現有的人才質量有所欠缺。因此,質量合格的幼師已成為當前學前教育發展道路上不能回避的關鍵問題。社會對幼師生的職業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有較強的專業技能,更看重幼師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團隊精神等綜合素質。
(二)就業觀念
據調查,幼師生的就業動機從高到低依次為:收入高、福利好(74.9%),專業對口、學以致用(70.2%),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61.5%),幼兒園能在大城市(40.2%),人際關係協調(22.7%),能提供繼續受教育的機會(20.4%)。工作穩定清閑(16.8%),能為幼教事業做貢獻(13.5%),晉升機會多(9.3%),幼教工作的社會地位(7.1%)。由此可以看出,幼師生的就業動機主要呈現出重視經濟收入和自身發展的雙元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