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兒童生理問題谘詢

二、教師留心觀察

有些孩子的聽力問題可能比較輕微,由於父母的忽視,這個問題在學前沒有被發現。在他們入學後,教師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留心觀察他們的表現。

(1)注意力不集中。普通班級中的聽力問題學生可能會因為聽不清教師的講課內容或者間歇地聽到一些,但不能完整地理解教師的意思,而不注意聽講。

(2)側耳細聽。有的學生為了弄清教師的講課內容,常把一耳側向教師。這樣把耳朵直接對準聲源,有利於聲波的收集。有的學生用手掌貼在耳朵後麵,起到增大耳廓的作用,可以收集到更多的聲波。耳聰人有時候因聽不清聲音也會有這種舉動。這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細致地觀察,不要把學生的這些“異常”的舉動當作惡作劇,加以批評指責。

(3)語言能力差。聽力的損傷會使聽力問題學生聽不清或聽不到聲音,從而影響到他們通過聽覺途徑監督和矯正自己的發音。這樣,他們總是存在發不準一些音的現象,讓人聽起來像個大舌頭說話一樣。想要讀準漢語中的四聲,對他們來說就更難了。

(4)不善於完成口頭指令。聽力問題學生按照口頭指示做事比較困難,因為他們聽不清教師說了些什麽,所以在做事時會茫然不知所措。

(5)不適應嘈雜的環境。聽力問題學生在安靜的環境中做事效果比較好,在嘈雜的環境中,會因為聽不清而影響做事效果。

(6)喜歡跟著別人做事情。聽力問題學生做事時會表現出明顯的不自信,因為他們沒有聽清楚或理解教師的指令,所以不知道要做什麽和怎麽做,隻能先觀察同學,模仿別人,以期從別人的行動中獲取暗示。

(7)表現出一定的行為問題。有些學生雖然沒有聽清,但為了掩飾自己的聽力障礙,可能會裝模作樣,不懂裝懂;還有些學生會表現出羞怯和退縮的行為,他們會因為聽不清和說不清而不願意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或不願意在其他集體場合中拋頭露麵;有些聽力問題學生情緒容易波動,特別是在學習上碰到困難後急躁灰心,順利時又興高采烈,表現出易衝動的特點。此外,聽力問題學生的性格比較倔強,他們認準的事就堅持要幹,而且不太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