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兒童生理問題谘詢

早期症狀早注意,及早發現早受益——兒童聽力問題的早期發現

一、父母細心觀察

父母在日常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隻要細心觀察,完全可以發現孩子的聽力問題。嬰兒不會用說話來回答是否聽見聲音,但是可以由其對聲音的各種反射動作來確定其聽力狀況。一般而言,1~3個月的嬰兒,如聽覺正常,當聽到突發音響時,常有眨眼、瞳孔放大、頭部及身體顫動等反射動作。4~6個月的嬰兒,對語言聲已漸熟悉,聞聲後頭部常轉向發音者。凡一周歲時對聲音或簡單語言無反應,則是重度耳聾或智力發育不良的表現。父母應對孩子的聽覺現象持有較高的敏感性,特別是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下述一種或幾種情況時,父母更應該警覺。

(1)出生時被判定為高危新生兒。

(2)母親或主要看護者懷疑孩子不能正常聽聲音。

(3)6~8個星期時還不能對聲音作出反應。

(4)10個月時還不能咿呀學語。

(5)20個月時還不能說出單個詞語。

(6)27個月時還不能說出兩到三個詞組成的短語。

(7)4歲時還不能說出可使人理解的話語。

(8)5歲時還不能說出符合常用語法的詞語。

(9)6歲半時還經常出現發音錯誤。

(10)集中精力聽似乎也不理解對話的內容。

(11)經常發生一時性的或持續性的中耳感染。

(12)頭部或耳部突遭外傷。

(13)患其他並發症(如齶裂、唐氏綜合征)。

行為觀察測驗是利用觀察幼兒對聲音的反應來判斷聽力程度。一般來說,出生四個月左右的嬰兒,會在聽聲(大於60分貝)後有一些反射反應。這些反應包括聽瞼反射,也就是眨眼、驚跳、從睡眠中驚醒、發聲、改變吃奶或呼吸節奏、改變麵部表情、身體移動、改變正在進行的活動方式或停止活動、尋找聲音來源、開始哭叫或停止哭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