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新陳代謝障礙,因胰腺不能製造足夠數量的荷爾蒙胰島素,使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謝不正常,個體內部不能正常利用和適當儲存糖,使葡萄糖從尿中排出。
糖尿病多見於成年人,但也見於學齡兒童,若不采取適當措施,會導致嚴重問題。它的症狀主要是:尿多,特別容易渴和餓,體重迅速減輕,昏昏欲睡,虛弱,可能合並視覺障礙、皮膚感染(如皮疹、癤子)等。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這類情況中的任何一種,就應立即就醫,以便及早做診斷和治療。
對於確診有糖尿病的孩子,需要每天注射胰島素,堅持嚴格的定量飲食製度,以保持體內適當的糖分。這種孩子除忌食甜食之外,能享受正常的兒童少年生活,可從事同齡兒童能做的一切事情,但要注意適當休息。
注射胰島素一般在家庭中實施,應成為像每天洗臉、刷牙那樣的常規活動。醫生同樣會告訴家長如何安排子女每天的生活活動:注射、飲食、運動、護理腳等,以及如何改變生活方式,以使患兒適應。
家長應及時了解糖尿病的有關知識。送孩子到學校後,應該告訴教師有關孩子的潛在問題,如胰島素反應(低血糖)和糖尿性昏迷。胰島素反應起因於能加速新陳代謝的任何因素,如運動過度、胰島素過多、食物不足、神經緊張等。這種反應在白天任何時間都有可能發生,但最容易發生在飯前或激烈運動之後。例如,若不吃早飯,就有可能發生胰島素反應;進食不足時,通常的胰島素劑量也會打破平衡。因學校及個性問題而產生的情緒緊張,對這種反應也有不同的影響,因為緊張會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從而誘發胰島素反應。
個人的胰島素反應很不相同。情緒不穩是一種征兆,孩子時而心灰意懶、容易哭泣,時而精神抖擻、爭勝好強。他們可能感到饑餓、多汗、發抖、注意力不集中、頭昏眼花。症狀的持續時間也不相同,往往孩子隻要適量吃些含糖食品或飲料,症狀就會消失(一般是10~15分鍾過後);若不能消失,就需去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