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多發生於成人中,但也會發生於兒童之中。學生中最常見的是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少年關節炎)。它可能是急性突發病,也可能是漸進的慢性病。有的經過幾周或幾個月就痊愈,不留下嚴重後果;有的會轉為慢性病,延續患者終身。類風濕關節炎侵襲機體的關節,可能會累及許多器官,如心髒、肝髒、脾髒。患者可能出現皮疹,眼紅腫,手指、腕、肘、膝、髖、足等處腫脹、疼痛。隨著疾病的發展,關節會硬化,使運動發生嚴重困難並感到疼痛。
春季容易患風濕病的兒童有:
(1)5~15歲學齡兒童,15歲之後或4歲之前初次發病者甚為少見。
(2)居住在擁擠、潮濕的環境中,又不常開門窗的。
(3)挑食、偏食而導致營養不良者。
(4)學習負擔過重而缺乏體育鍛煉的兒童。
(5)身體素質較差,抗病能力弱,經常感冒並患有慢性扁桃體炎的兒童。
風濕熱是由於溶血性鏈球菌在咽部感染後引起的變態反應性疾病。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不容易引起風濕熱,而且其發病不是發生於鏈球菌感染當時或剛剛病愈之後,而是發生於鏈球菌感染後2~3周。兒童風濕熱輕者出現關節酸痛、無力,重者多個關節紅腫、灼熱,甚至發生活動障礙。風濕熱主要累及關節和心髒,導致心肌炎、心瓣膜炎或心包炎。如反複發作,可形成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如二尖瓣狹窄等,造成不可恢複的永久性損害。
風濕性關節炎的特點是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受累為主、對天氣變化很敏感。一般服藥後20~48小時症狀基本得到控製。類風濕關節炎的特點是有較頑固的對稱性關節炎,侵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腕關節較常見;關節腫痛持續時間較長,常在6周以上,清早起床有關節僵硬感;此外,有時還會有類風濕結節出現。兒童的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也往往在春季發生,這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