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時,常香玉在古都開封一帶小有名氣。
那時,這個小女孩已練就了一身本事。父親為了讓女兒積累更多舞台經驗,將來有個出路,讓她在一開始學戲時什麽都學,小生、武生、須生、醜角、老婆,什麽角常香玉都能演。
為了演好戲,常香玉練了不少武功,與其他同年齡女孩相比,這些人在舞台上不會翻跟頭,常香玉卻能站在一米見方的桌子上,一連翻十來個跟頭。另外,打旋子、走旋子等戲劇技藝,常香玉樣樣精通,引得台下觀眾不時給她一陣高過一陣的喝彩。
在極度貧苦的日子,常香玉一直心懷一種信念:要在戲劇中尋找一條屬於自己人生的出路。為此,她吃了很多苦,付出過最大努力。
原來,常香玉本名叫張妙齡,1923年秋天出生在河南鞏縣一個貧苦家庭。這個貧苦的孩子,在6歲至9歲時,跟著母親要過飯。父親曾經是一名豫劇演員,後來嗓子意外受傷,不能唱戲了,隻好在戲班裏打雜。從小就很喜歡看戲的常香玉,為了躲過被賣作童養媳的命運,便跟著父親學戲。
9歲那年,常香玉正式跟父親學戲。後來,為了女兒的前程,父親為女兒請了專門的老師。父親對女兒一向要求很嚴,甚至非常苛刻。也許是因為父親沒上過學,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女兒,但在這位一直在“苦水”裏泡著求生的父親眼裏,戲是苦蟲,非打不成。他愛自己的女兒,隻是方式不同,也難被現代人所理解。為學戲,常香玉挨父親打罵是家常便飯。
數九嚴冬,屋外一片白雪,在父親的叫喊聲中,常香玉又到室外練習功夫。常香玉看了一眼室外的雪,足有一尺多深,由於氣溫太低,雪地經過夜間的寒冷,已硬得像冰。當常香玉靠著牆練習倒立時,她的大拇指早已被那冰雪勒出血來,順著皮膚流向指尖,浸入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