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孩夢:有夢的孩子飛得高

撐起一片天

一個女人的詞典裏,忘掉了收錄“妥協”一詞。至今,她的血管裏流淌著獨特的個性。李娜,人稱“中國一姐”。因為種種未曾修飾的言行,有媒體說她“不是個典型的中國女人”。這個活得很真實的女人,喜愛者讚賞有加,反對者則非常討厭她。

性格倔強,天賦過人,又喜怒形於言表,這些個性也讓李娜有了一個“中國最有個性運動員”的稱謂。

什麽原因成就了“中國一姐”呢?

在自傳《獨自上場》裏,李娜說道:“網球是一項孤獨的運動。當你獨自上場,你就開始了一個人的戰鬥……你要隨時挑戰你自己。不管輸球贏球都找不到任何可以埋怨的理由,不管結局好壞都要你自己一個人去承擔。”

“獨自上場”,聽上去有些辛酸,也有些孤傲不群。在這句話的背後,隱藏了一個少女的一段成長經曆。

李娜的爺爺曾經是武漢一所中學的體育老師。爸爸李盛鵬也曾是湖北省羽毛球隊的一名業餘選手。

5歲時,李娜便被爸爸送去打羽毛球。

一個偶然的機會,網球教練夏溪瑤去羽毛球訓練場尋找網球苗子。她一眼相中了李娜,這個小姑娘“練了兩年羽毛球,肌肉比一般孩子好一點”,此外,“身材比較寬,腿的肌肉也比較紮實”。當時,夏溪瑤就斷定李娜打網球會有很好的前景。

這樣,7歲的李娜開始了她的網球之旅。

在記憶裏,爸爸總會風雨無阻送她去體育場練球。有一次,武漢下了多年不遇的大雪,無法騎自行車,公共汽車像饃饃餡被包在雪裏動彈不得。爸爸的大手握著女兒的小手,他們倆就這樣走了3站地到達體育場,等女兒練習完網球,爸爸再陪女兒回家。每到周末,爸爸便去漢口青少年宮,以1小時5元錢的高價租來場地,讓不到10歲的李娜同那些十八九歲的業餘運動員對壘。當時,一家人每月的收入加在一起不過100元。